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移至主內容

認識、預防失智症,共同打造失智友善環境

編者的話
1 min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目前全球已有 5,500 萬人罹患失智症,預計 2030 年全球患有失智症的人數將大幅增加 40%。隨著人口高齡化趨勢,失智症成為全球健康重要議題之一,各國極力倡議失智症照護防治與推廣「在地老化」與「友善社區」概念,而臺灣老年人口已破 14%,處於「高齡社會」,預估 2025 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此社會現象意味著老年人在整體人口結構中所占比例增加,罹患失智症的老年人也相對會增加,代表著有更多的家屬需要照顧家中的失智老人,照顧者本身的調適和照護技巧也成為未來重要的課題。

國際失智症協會(ADI)於 1994 年發起國際失智症日,在每年 9 月 21 日串聯全世界各地的失智症協會、患者及家屬共同響應失智症宣導活動。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於 7 月至 12 月間,在位於雲林虎尾的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教育中心也有舉辦一系列失智症家庭照顧者支持團體活動,規劃失智症居家照護經驗、法律議題、運動體適能等活動,提升照護者照護心靈調適及照護技巧,也讓更多民眾對於失智症有更多認識。

本期季刊探討的主軸為「防失智」,特別邀請到台灣失智症協會、雲林縣家園關懷協會、工業技術研究院、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的專家們,分享正確的失智症觀念,以及有哪些失智關懷據點、科技產品可以輔助陪伴罹患者。
如由工研院資通所研發的「PECOLA」AI 機器人,運用科技力量陪伴獨居父母,舒緩對遠在他鄉工作的子女的思念,AI 機器人不僅具備防跌偵測、睡眠與情緒等分析,更能陪伴長者運動、智慧讀報、臺語點歌、趣味猜謎遊戲等,帶來全方位的身心靈健康促進與互動陪伴,幫助長輩延緩退化及預防失智。另外,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助研究員嚴嘉明也針對失智症提出十大警訊,讓讀者及早認識及預防罹患失智症,為國人推廣及宣導正確的健康觀念,打造失智友善的環境。

張傳育
張傳育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資工系
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