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移至主內容

「 理糖高手」APP 助糖友們打造健康生活好習慣

採訪整理/邱詩琁
圖片提供/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智慧健康系統部
飲食與科技
1 min

「理糖高手」APP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2019 年臺灣約有 200 多萬名糖尿病病友,且每年以 25,000 名的速度持續增加中,若再加上糖尿病前期患者 400 多萬人,等於全臺超過 600 萬人因糖尿病而面臨健康威脅。

工研院與運動科技公司共同研發了「理糖高手」APP,協助糖友們控糖、減糖,養成健康的新生活習慣。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智慧健康系統部技術經理蔡明杰表示:「早期的糖尿病控糖 APP 多屬被動式的飲食、血糖記錄,我們想發展比較主動的方式,協助病人離開醫院診所之後,在家透過簡單的運動,達到管理血糖的效果。」

「理糖高手」APP

對的時間 做對的運動

「理糖高手」APP 透過 IWT(interval walking training,間歇步行訓練)將運動指引劑量化,結合 333 原則:3 分鐘快走,3 分鐘慢走,3 餐飯後都做。飯後 1 ~ 2 小時是血糖高峰期,經過實驗證實,只要在這個期間做 12 分鐘的 IWT,血糖平均每 100cc 可下降約 25 到 30 毫克(飯後血糖正常值:<140 mg/dL,糖尿病診斷標準:≧ 200 mg/dL),相當於注射 1 單位的短效胰島素,效果等於 30 分鐘的慢跑,且室內、原地走路皆可,對於上班族來說更為便利。蔡明杰指出,這套「理糖高手」 APP 在驗證時與 3 家權威診所合作,經過 3 個月的追蹤紀錄,發現糖友們的糖化血色素(糖尿病的重要指標,正常人在 4 ~ 6%,糖尿病患者建議 <7%)從 7.2 降至 6.2;糖尿病前期患者則從 6.2 降至 5.6。而糖化血色素每降低一個單位,心血管併發症的機率可下降 39%,引發重大疾病的機率降低 21%。

專業團隊和支持團體背後協助

在飲食控制方面,糖友們還可將每餐餐點拍照上傳,透過醫生、營養師的回饋和互動,強化飲食知識和觀念。不過,蔡明杰提到,糖友們拍攝的食物照片有時不易辨識,建議糖友們用餐前後、運動前後都自行測量血糖,數字會說話,糖友們會更有感,吃了哪些食物自己的血糖會快速飆高,做完運動之後血糖是否大幅下降,真正體驗過後,才會更有自覺和動力。

曾經有位糖尿病前期糖友發現自己吃完一顆粽子後,血糖飆升,因此透過加倍的 IWT 運動將血糖控制下來。這位糖友每天勤於記錄自己的飲食、血糖、運動過程,並在群組裡分享,因此激勵了群組中的其他糖友,儼然成了支持團體裡的網紅,且困擾她的失眠問題也在積極建立健康生活習慣之後不藥而癒。

循序漸進打造健康生活習慣

糖尿病被日本人稱為生活習慣病,意指是由生活習慣日積月累而造成,要改變也就無法一蹴可幾,但透過飲食、運動、量血糖三管齊下,運用 APP 管控、專業醫療團隊協助,以及支持團體激勵這三道階梯,一步步打造良好生活習慣,便能有效控制病程。

目前「理糖高手」 APP 可拆解成不同技術模組,和相關廠商採技術移轉合作,成為不同解決方案,協助廣大糖友們積極控糖、健康促進。

蔡明杰
蔡明杰
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
智慧健康系統部技術經理
學歷:
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博士
服務單位:
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智慧健康系統部技術經理
領域專長:
健康促進服務系統、 健康風險模型、健康數據加值與建模
領域經驗:
近 5 年帶領團隊開發健康數據驅動健促與照護相關計畫,如下:
● 睡眠狀態與呼吸中止辨識模型
● 慢性疾病風險評估模型
● 外溢保單健康促進解決方案
● 糖尿病運動賦能解決方案
● 高齡衰弱風險與賦能解決方案
● 醫電照護次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