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移至主內容

到底睡夠了沒?高齡長輩常見睡眠障礙原因與評估方法

撰文/鄭婉汝
保健充電站

醫生,我已經兩個月沒睡覺了。」74 歲的林女士抱怨,一旁陪伴就醫的兒子卻無奈地吐嘈:「哪有,媽媽每天都睡到打呼!」

翻開病歷一看,林女士在各家醫療院所開了 45 種安眠鎮定劑,又從包包拿出各種營養食品。「醫生,到底怎麼樣才能睡得好?」

睡眠障礙是高齡長輩常見的困擾,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 老年人睡眠障礙發生率約為 30% 至 48%;睡眠障礙不只造成精神不濟, 還可能降低免疫力、增加憂鬱和焦慮、影響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動。失眠更被發現與自殺有關,因此不能忽視高齡長輩的睡眠困擾。

據衛福部的資料顯示,臺灣 65 歲以上高齡長者約有 24% 的人使用安眠藥。安眠藥有許多副作用,如頭暈、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口乾、記憶力下降等;長期使用安眠藥還可能導致成癮、耐藥性增加、戒斷症狀等問題。因此,對於睡眠障礙,最好還是尋求專業的協助;其中第一步是要先確定睡眠障礙的類型,並找出原因。那麼,到底要如何知道睡得好不好, 夠不夠呢?

目前針對睡眠障礙,有兩種客觀的評估方法:「整夜多頻道睡眠檢查」與「長時間連續活動紀錄」,進行方式與優缺點比較如下表。
優缺點比較

進行上述檢查後,才能有效地對症治療。例如文章一開始的林女士,在配戴活動紀錄器兩週後的分析顯示,平時躺床時間長達 10 小時,而且缺乏白天活動, 可能是導致主觀睡眠障礙的原因;多頻道睡眠檢查則顯示有輕度的睡眠呼吸中止症。在經過認知行為治療, 以及耳鼻喉科針對上呼吸道肌肉無力的治療後,林女士慢慢地可以減少安眠藥劑量,睡眠品質改善許多, 而且白天也開始運動,整體身心健康都獲得改善。

高齡長者睡眠障礙的原因複雜,常合併多種睡眠疾患,例如睡眠呼吸中止症、快速動眼期行為障礙、情緒疾患、以及藥物副作用的影響。因此,建議高齡長者有睡眠障礙時,先記錄自己的睡眠習慣,檢視生活作息,並向專業人員求助,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

鄭婉汝
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
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
經歷
● 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
●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睡眠專科醫師
● 中國醫藥大學公共衛生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