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移至主內容

蠢蠢欲動,健康動起來,挑對鞋、走對路,大步向前走

受訪專家/謝昀潔(加力運動醫學物理治療師),採訪撰文/邱詩琁
春季養生攻略
1 min
俗話說:「樹倒根先枯,人老腿先衰。」腳被比喻為人體的第二個心臟, 不僅是身體健康的重要指標,人的老化更是從腳開始, 嚴重影響老後的行動能力和生活品質,想要健康長壽,先從腿部鍛鍊開始。

心臟將血液打送到全身各處,當腿部的血液要回流到心臟時,需要藉由腿部的肌肉及周圍血管的收縮,讓下肢靜脈裡的血液回流到心臟,並帶走身體活動所產生的老廢物質。因此若腿部無力或長期久坐不動,自然會影響身體健康。

腿部退化,60歲見端倪

人體器官會自然老化和退化,腿部也是一樣。加力運動醫學物理治療師謝昀潔指出:「腿部的老化,主要從三個面向顯現,包含肌肉的力量、關節的活動度、神經的敏捷度。」專長足部醫學的謝昀潔觀察診間的求診民眾,發現60歲是關鍵分水嶺。也許外貌如常,行動也沒有問題,但做相關的體適能檢測時會發現端倪。

人體肌肉從30 歲開始退化,40歲之後,肌肉量以每10年減少7 ~ 8%的速度流失;除此之外,關節
的潤滑度、骨質密度也同樣開始退化。如果沒有進行運動或其他保健措施抵擋流失速度的話,積累到60歲左右時,會開始出現表徵,來到65歲時,就會看出明顯的個體差異。

謝昀潔發現,65歲以上來看物理治療的長輩,多是因功能退化的問題而來,比如腳容易抽筋、平衡感
變差、腰不舒服等,或是走路感覺腳踩踏得不扎實,好像和地面之間隔了東西,因而心生恐懼,害怕跌倒,於是減少外出活動。這主要就是肌肉、關節、神經退化所致。有些長輩不敢大步向前走,步伐越來越小、越走越慢,反而增加跌倒風險。

日常腿部保健運動
  • 動作1:扶牆墊腳尖
    1. 扶牆壁墊起腳尖3~5秒。
    2. 再將腳底板緩緩放下動作目的:訓練腳趾力量、腳底肌肉彈性,並鍛鍊小腿後側肌群動作要點:控制放下的速度,不要過快。
  • 動作2:扶牆分腿伸展
    1. 扶著牆壁,將右腳往後跨大步。
    2. 停留3 ~ 5 秒,再換腳同樣動作動作目的:鍛鍊腳踝的彈性柔軟度,並伸展腿後側肌群動作要點:跨步不要過猛,先確定站穩再停留伸展。
  • 動作3:扶牆單腳站立
    1. 手輕扶牆壁,將其中一腳慢慢抬起。
    2. 停留10 秒以上再換另一隻腳動作目的:訓練平衡感及腿部肌力動作要點:膝蓋不用過高,靠牆以策安全,若平衡感較佳,可雙手插腰不扶牆壁。
防範未然,及早開始肌力訓練

人體退化是日積月累所造成。建議從三、四十歲時,及早開始肌力(阻力)鍛鍊,現今蔚為風潮的重量(阻力)訓練,經證實可有效增肌、增骨密,建議初學者可找專業教練指導,學習正確動作,避免運動傷害。若是自我鍛鍊,謝昀潔建議,無論是深蹲、硬舉等動作,做到後面三下時,會感覺辛苦甚至發抖,才代表達到足夠的運動強度,足以刺激肌肉生長。

針對65 歲以上長輩,如果走路已經明顯感覺不適,可先尋求物理治療師、復健科醫生協助。建議平時可多練習單腳站(一開始若不穩定,可先扶著牆壁或椅子)、墊腳尖等作為保健活動。

在家人、友人陪同下,多出門走走,謝昀潔特別推薦北歐健走,在平緩的路面上,持健走杖或登山杖,邁開步伐大步走路。原則就是「有動就好、多動更好」,盡量減少久坐和躺臥的時間。

循序漸進,三高患者也能安全運動

針對三高或代謝症候群患者,若過去運動時曾發生不舒服的狀況,可先找醫師評估。有血糖問題者,要特別留意不要空腹運動,運動前可補充一些碳水化合物,外出走路或運動時,除了準備水,也記得帶些餅乾小點心,以防血糖降低時的頭暈症狀,若真的感覺暈眩不適、喘不過氣,要立即停止活動。血壓患
者則要特別留意動作不宜太快太猛,並且盡量結伴同行,若出現狀況,才有伴及時協助。

另一重點原則就是「循序漸進」,先選自己日常有在做的活動,比如平常有在走路,可拉長距離、增加速度或坡度,走到有點喘但仍可以正常說話的程度。只要持之以恆,自然而然會感受到身體的進步。

謝昀潔特別指出,其實很多運動都能透過動作設計、活動安排來降低強度,確保安全性。讓長輩多方嘗試,建立興趣和信心,就會更有動力去上課和運動,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

身體退化在所難免,但及早透過運動、營養、睡眠等良好日常習慣的建立,有助我們翻轉老化,擁有行動自如的健康老後。

正確走路,大步向前行

有些長輩因為關節活動度受限、肌力不足,步伐越來越小,或彎腰駝背,重心太前傾,容易跌倒。建議正確走路方式為:

  1. 想像有一根線將自己從頭頂拉起來,抬頭挺胸。
  2. 重心放在腳後跟,盡量大步往前走。
  3. 肚子稍微出力,想像有人從背後尾骨處推著自己往前走。
  4. 雙手自然擺動。
選鞋訣竅

挑鞋首重:穩定性、舒適性、活動度

  • 步驟一:將鞋子從鞋底往上凹折,測試鞋底的彈性。
  • 步驟二:壓一下鞋子腳後跟處,看是否穩固。
  • 步驟三:將鞋子前後稍微扭轉,測試鞋子支撐性
  • 步驟四:實際試穿走路,看看鞋子是否合適自己的雙腳

注意要點:

  • 建議可選擇運動鞋,挑選有品牌的較有保障。
  • 鞋子不要太重,約300克左右,試穿時若感覺沉重,便無法走遠。
  • 新鞋可能有一至兩週適應期,若造成疼痛不適,不要忍耐將就。